在 TGO 鲲鹏会的三年里,我参加过大大小小的沙龙和会议加起来差不多一百场了,比如这是 2019,TGO 鲲鹏会与大家再次起航! 2019 年我们在全球的活动规划。我参加的这些活动,大都是前期参与了一些的,并不是活动开始了才到现场当个听众的。也因此,对于如何举办一场活动,有一些经验和看法。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下。
一场活动,更具体的来说是 TGO 鲲鹏会常说的学习活动,主要包括三个方面:内容(含演讲嘉宾)、会务、招募/售票,相对应的有三个岗位:主编、项目经理、票务经理。其主要职责分别是:
- 主编:统筹演讲内容和讲师相关的事项,包括专题规划、讲师邀请、内容审核、宣传推广需要的文字素材等,整体而言是比较“虚”的方面,不是摸得到的
- 项目经理:负责所有“看得见摸得着”的工作,比如场地搭建、展位宣传、现场物料和对外推广
- 票务经理:负责招募参会者和(如果收买门票)售票,其中用到了渠道资源,部分会和项目经理的有交叉重叠
想象成功时候的样子
如何定义一场会议是成功的呢?就像我们标题里提到的这个字眼。
这个是我们常用的一个方法论:想象这件事情成功时候的样子是怎样的?用语言描述出来,越具体越好,越细致越好;然后对着这个成功时候的样子,看看我们需要做哪些事情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。其实就是另一种方式确定了目标(objective)和行动计划(action plan)。
对于一次会议而言,成功时候的样子可以是这个样子的:
- 所有的参会者都十分满意,赞不绝口,NPS 达到 60% 以上;觉得我们的会议是干货满满的,没有或者只有极少的广告内容,大家学有所得、满载而归
- 从报名、进场、签到到听讲、互动和离场,流程顺畅,指示清晰,空调温度合适,现场灯光刚刚好,是一场舒心的大会
- 讲师的体验很好,能够感受到我们不是一场随随便便的大会。比如每位讲师定制的个性化邀请函、为讲师介绍了几位同行并且愉快的交流、讲师结识了新朋友或者遇见了好久不见的老朋友
- 偶有小插曲,但是我们的 plan B 都很好的预见了这些状况。
- 合作伙伴也很开心,他们的品牌曝光很充分,和参会者的交流也很到位
如何实现成功时候的样子
基本上就是按照前面的分工,对照成功时候的样子的各个方面,提前做好准备,做足功课,“有备无患”。
这里需要再次提到一个公开的资料,是三一会议的前辈杨正老师主持完成并公开的,《全流程会议策划与管理》。
比如要做会议立项,你要关注的有这些事情
任务分解 | 日常执行 |
---|---|
1.1确定会议时间 | 1.1.1确定每年系列会议的总体月份、日期、频率 |
1.1.2确定会议的时间(两天还是一天半) | |
1.2确定会议的举办地点 | 1.2.1确定举办地点的备选场地和首选场地(展场还是酒店) |
1.2.2制定场地合作方案 | |
1.2.3会场考察 | |
1.2.4场地合作谈判 | |
1.2.5场地合作合同协议或备忘录签订 | |
1.3确定会议的合作方、支持方、主赞助商 | 1.3.1确定是否有联合主办方、学术支持方 |
1.3.2会议合作方案(赞助计划) | |
1.3.3合作方书面商函 | |
1.3.4跟踪并获得批复 | |
1.3.5进一步优化合作协议 | |
1.3.6协议签订以及预付款 | |
1.4会议的定位 | 1.4.1预设会议的规模目标,对标竞争者 |
1.4.2来宾的行业类别、重点行业类别等 | |
1.4.3来宾的层次定位,听众身份是采购还是市场 | |
1.5确定会议的形式 | 1.5.1 会议的分类是技术会、招商会、说明会 |
1.5.2会议的讨论形式及数量(主旨演讲、主题演讲、圆桌讨论、专业培训、小组讨论) | |
1.5.3演讲嘉宾的招募形式、数量、境内外嘉宾的初步⼈选和⽐例 | |
1.6会议议题和演讲⼈确定 | 1.6.1 确定会议议题,广泛对内、对外调研、受众研究和竞争者研究 |
1.6.2召开规划咨询委员会、顾问会议、成⽴立顾问委员会 | |
1.6.3初步确定会议议题类别和范围 | |
1.7演讲嘉宾⼈人选筛选 | 1.7.1确定演讲人的参与方式(一对一推荐为主还是对外开放征集评选为主) |
1.7.2根据参与方式制定演讲嘉宾招募⽅案或邀请函 | |
1.7.3根据方案开展嘉宾邀请⼯作(设计嘉宾征集商函、 推⼴信等) | |
1.7.4合作⽅推荐和联络(合作方、学术支持方等) | |
1.7.5定期回顾进展、评估人选、初步人选 | |
1.7.6人选的确定和变更事宜 | |
1.7.7签订演讲⼈意向书、确认书 |
具体在这个文档中是这样展示的,更加详细
关于讲师(也就是演讲嘉宾)的管理方面,你要做的事情包含这些方面
关于会场布置,你要关注这些事情
所有要做的事情都有了,成功的难点是什么?
在我的上一篇文章提到了几个故事,基本上是在实践过程中的难点了:
- 讲师提供的演讲内容“不合格”,怎么办?当然了,这里的不合格指的是依照主编确定的内容标准不合格,可能是深度不够,有可能是完全方向错误,有可能是在打广告。坚决地打回去,修改后再来是唯一正确的选择。
- 讲师的 PPT 有可能是公司同事比如市场部帮忙做的,讲师对于 PPT 不熟悉,甚至要上场了才完整的浏览了一遍 PPT,演讲如车祸现场。怎么办?强制提前演练+现场强制彩排,基本上可以解决这个问题。并且这个环节也能对应到前面“成功时候样子”的讲师满意度环节。
- 参会者没收获怎么办?其一,严把内容关,确保这些来听演讲的人(真的有不少人来会议不是为了听演讲的)是真的乘兴而来兴尽而归。其二,是不是可以多设置一些互动环节?不管是和讲师的见面会交流、参会者的即兴分享、参会者的现场show等等。
- 没人报名怎么办?这个主要是立项阶段需要解决的问题:你的受众是谁?谁为你的会议买单?你如何触达受众?你如何说服他人买单?这个如果没想好,后面的一切都不应该发生。
整体而言,举办一场会议,是比较流程化的了,市面上也有足够多的公司是在做这方面的服务。不论是一站全包的会议公司,还是术业有专攻只负责其中一部分的供应商,我们都可以找到相应的伙伴来一起做。
核心问题是,你要想清楚,你办这场会议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?
没几个公司办会议的核心竞争力是搭建、是现场的 LED 屏幕、是住宿很好、是餐饮很棒。你的核心竞争力可以是演讲内容、人员招募、大咖讲师比如十个院士或者省长,剩下的和合作伙伴一起做,你来把控质量就行。
想到了两个故事,跟最后这一点的内核是一致的。分享一下:
记住一个例子,这个例子流传甚广(当然了这个故事不一定真实),出自李慧波著的《团队力量》。
众所周知,麦当劳品牌的创始人是雷·克罗克,他以非凡的经营才能,把麦当劳兄弟的小餐馆变成了世界快餐的第一品牌,自己也成为美国最有影响的企业家之一。据说,当年从麦当劳兄弟手里买下特许经营权的除了克罗克之外,还有一个荷兰人。 那个荷兰人与雷 · 克罗克走的是一条完全不同的经营之路。相比之下,克罗克似乎比较愚蠢,他只开麦当劳店,而加工牛肉、养牛的钱都任由别人赚了;荷兰人非常聪明,他不仅开麦当劳店,而且所有的赚钱机会都不让别人染指。他投资开办了牛肉加工厂,使加工牛肉的钱也流入自己的腰包。他又想:我为什么买别人的牛肉,让别人赚走养牛的钱呢?随后他自己办了一个养牛场。日复一日,年复一年,克罗克把麦当劳开遍了全世界时,那个荷兰人在忙什么呢?人们找啊找,终于在荷兰的一个农场里找到了他,他没有别的,就养着200头牛。
还有一个故事是冠以西贝的创始人贾国龙的,出自《西贝的服务员为什么都爱笑》。
2016年后,贾国龙在很多次对内对外的活动上都这样说:“我就是个开饭馆的!”“我永远就是个开饭馆的!”
我想,这也是他对自己、对西贝的一种自我约束:在大机会时代,永远不要机会主义。也是一种自我激励:天下事就是这样,什么都想要的人,往往最后什么都要不到,所以,下决心不要,下决心就干一件事! 西贝创业成功后,正赶上内蒙古、山西、陕西挖矿热,很多人劝贾国龙投资开矿,投了就大赚,身价动辄几十上百亿。“老贾,这可比你一盘菜一盘菜地卖来钱容易多了!”贾国龙心想,做一件事如果内心里没有一种自豪感,天天忙着数钱有什么意思?那是出纳干的活儿!他是这样婉转拒绝这些发大财的机会的:“天下还有比70亿张嘴更大的矿吗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