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ome > Archives > 你背上的猴子和喜马拉雅山的猴子

你背上的猴子和喜马拉雅山的猴子

Publish:

和大家分享两只猴子的故事,一只是跳到你背上的猴子,一只是喜马拉雅山的猴子。

跳到你背上的猴子指的是团队管理存在的问题,基本上,一个任务可以视为一只猴子。每个猴子都需要“喂养”,也就是相应任务的负责人来不断跟进和推动这个任务的完成。这件任务属于谁,这只猴子就在谁的背上。

那么,猴子是如何从其他人身上跳到你身上的呢?比如团队成员(下文统称为“下属”)小赵(这是我在举例子时候常用的人物,主要是因为我姓赵)面临一个工作难题,这时候猴子在他的背上,他的任务就是喂养这只猴子;他来请教你,也就是他的 leader,问“这个怎么办啊,我要被难死了,绞尽脑汁也没辙。”你回复说“我马上有个会,我再想想。下午告诉你。”这个时候,猴子跳到了你的背上,因为解决问题的下一个步骤是你告诉小赵如何做。

小赵可以随时来找你催进度,“那件事情想的怎么样了?”——这像不像是 leader 和下属的位置反转了:leader 解决一个一个问题、下属来要结果和催进度?这个时候,”你做的越多,人家给你的任务就越多。《别让猴子跳回背上》提到”任何你所鼓励的行为,都会受到强化“,你通过细致地亲手解决问题,强化了大家找你来担任”问题解决者“,而不是找你要一个解决方案。这就导致你”越是赶上进度,落后得就越严重“。

这个时候,恰当的做法是保持猴子在小赵的背上,然后来提供协助。下属的问题猴子总是在不经意间被甩给了 leader,这就是“leader 忙的要死,下属无事可做”的背后的原因。比如说“我马上有个会,你再想想。下午四点你来找我,我们一起聊聊。”这样,下一步操作就是小赵要做的,他要“再想想”并且在下午四点来找你。

推荐大家阅读《别让猴子跳回背上》这本书,微信读书 APP 上有这本书,十分方便。书里有更加详尽的解释和操作指南。比如书中就说道“当你对下属说‘让我想一遍,再告诉你怎么做’时,便已经产生了猴子管理不当的现象”,”事实上,这样反而会让下属成为你的上司,而让自己成为下属“。

这个基本上就是我过去一年的状态了,挺忙却挺低效。相见恨晚、悔不当初,这是我这两天读完此书的最大感受。

喜马拉雅山的猴子就简单多了。它讲的是,只要你对着喜马拉雅山心里默念一句咒语,就会长生不老——唯一的要求是,在念咒语时心里千万不能想喜马拉雅山的猴子,否则咒语就会失效。大部分相信这句咒语功效的人听到后半段都会不禁一哂,“开玩笑!我想喜马拉雅山的猴子干什么!”可真要做起来,发现完全无法不去想——就和“不要想大象”的效果一样。

再扩展一下,还有一个相关的说法:安慰人的时候,尽量不要采用“否定词 + 反面词汇”的方式,比如“别紧张”就不如“放轻松”,“别害怕”就不如“大胆些”。

我把这些内容分享在极客时间部落(极客时间 APP 新推出的社区功能)的时候,有位用户回复说”孩子还不会走路 我总是跟她说别害怕 我看我后面换成说大胆些😂”。这个正是我想说的另外一点:

别害怕其实传递了两个信息:第一个信息是别,第二个信息是害怕。从保留完整信息的角度来讲,这样就有更高的概率得不到完整信息;而大胆些只有一个信息,就不存在这个问题。

还有一个故事,讲的是一个人托朋友帮忙买笔芯,千叮咛万嘱咐地说不要买蓝色的、不要买蓝色的、不要买蓝色的……结果朋友买回来的就是蓝色的,还一脸无辜,“你不是跟我强调了好多遍蓝色吗?

此文首发于我的公众号不能不讲理

声明: 本文采用 BY-NC-SA 授权。转载请注明转自: 你背上的猴子和喜马拉雅山的猴子 - 老老老赵赵赵